李振乾:曲剧艺术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1951年,李振乾在洛阳县第九区(寇店)李家村首次登台,以《卷席筒》中的玉妮一角展现其早期演技。
1953年,他随李家村曲剧社参与了多项活动,包括庆祝农村互助组和初级农村合作社成立,以及欢送义务兵等。
1957年,李振乾因在《花庭会》中饰演高文举而小有名气,并于同年考入偃师市曲剧团。
1961-62年,他拜师学习于刘景乐、张太玉和裴和尚先生,并凭借《武则天》中的大太监荣获一等奖。同期,在《大对花庭》的演出中饰演员外荣莸获得优秀奖。
1973-75年,作为业务团长的他代表洛阳地区赴河南省汇报演出,并创新角色贾玉春。后来,他代表河南省赴京献演并获文化部优秀演员奖。
1981-85年的成就包括自编导演的《背靴访帅》,以及在北京汇报的多个经典作品,如《跑汴京》、《攀龙附凤》、《寇准背靴》,均受到好评。他的个人成就被专家赞誉为“别开生面,空前未有”。
1992年的巅峰之作是自编导演的《五福临门》,该剧荣获多个大奖。1993-94年间,他再次获得金奖及其他殊荣,其作品被发表于各大媒体和学术著作中,被誉为“集编(剧)、导(演)、(创) 演于一身的奇人”。
六十余年的职业生涯里,李振乾参与了一百余部曲剧作品,其中他担任男主角近百次。他以创新理念塑造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并形成独特河南曲剧艺术风格,被誉为“热”而不“乱”、“冷”而不“凉”,具有统一独特风格。他还出版了大量自编论文,并将其业绩记录入海内外各大典籍。在未上映但已完成创作的大量剧目中,有些如《孝为先》根据邱忠敏手抄本整编,而另一些如白衣大仙、困南唐等待着观众的欣赏。此外,还有一批连台戏如刮王莽待机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