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桂枝,黄梅戏中的碧玉簪——一名旦行演员的传奇之旅
在黄梅戏艺术的殿堂里,许桂枝并非因家传而踏足,而是从小就被周围乡邻们的情感和生活所深深吸引。她的童年常常伴随着哼唱的黄梅小调,那是一种无意识却又不可抗拒的呼唤,她的小嗓子里似乎蕴含着对这门艺术最纯真的渴望。在1970年的那个夏天,当黄梅戏正处于低谷时期,许桂枝毅然投身县级黄梅戏剧团,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她那优美的声音、自然大方的台风以及突出的表演技巧,让她很快在当地赢得了“桐城小花”的美誉。
尽管有许多机会让她走向更高层次,如省市级剧团邀请,但许桂枝始终选择留下,因为她明白,黄梅戏根植于这里。如果大家都离开,这份情分便难以言说。记得一次他们到桐城挂镇乡的一村庄演出,当突然停电令整个场景陷入黑暗时,她犹豫是否继续。但是,那些慢慢亮起的手电筒星光,让她知道,那是群众对她的期待与支持。她坚定地完成了整场表演,那份感动至今仍温暖心房。
岁月流转到了半个世纪后的某个春天,按照剧团规定,她已经可以申请退休。不过,对于这个曾经深爱并奉献了一生的艺术形式,许桂枝没有丝毫放弃的心意。于是,从2005年起,她主动担任年轻演员的导师,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一字一句地指导他们如何把握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表情,使这门古老而精彩绝伦的艺术能够延续下去。而对于那些曾经为她的歌声点亮手电筒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再次见证历史、见证传统生命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