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宫廷剧在观众中掀起了一股热潮。《美人心计》、《甄嬛传》等剧集频繁播出,令我们眼花缭乱,心潮澎湃。然而,这些后宫斗争背后的选妃制度又是怎样的呢?尤其是在明朝,这一制度更是严格至极。
在中国古代,每位皇帝都是天下至尊,他们为了确保家族的兴旺和生生不息,便广纳妃嫔。而选择这些后妃的标准并不简单,它们必须来自名门望族、朝中权贵或平民百姓。在明朝时期,这一制度更加注重从民间遴选,以避免外戚干政,并保持皇帝节俭勤政的态度。
朱元璋制定的这一规矩,在明朝后来的历代皇帝中得到了贯彻执行。在所有的明朝皇后之中,只有成祖徐皇后和宪宗吴皇后两人出身于名门望族,而且都没有出现像吕后、武后的那种权力过大事件。
如果你想要穿越到那个时代,成为一个清高门第中的女子,那么白富美可能就不是你的最佳选择。你需要保证自己的身份为平民,然后才会有机会参与这场全国性的“海选”。每当太子或皇帝达到适婚年龄,整个国家都会暂停婚娶等待选妃。宦官们将被派遣到各地搜罗美女,而这些少女则需符合13岁至16岁之间的年龄限制,从而挑选出5,000名候选人。
经过了第一轮筛选,这些少女进入了第二轮选拔。她们在指定区域内进行体检,被淘汰掉的是那些身材过高或者过低、过胖或瘦弱者,只留下1,500名幸运儿继续竞争。
接下来,她们要面对第三轮选拔——相貌。这一关考验着她们五官的完美与整体气质。如果长得太丑便无缘,如果长得太漂亮也同样会被遣送回家。经过这一轮筛查,只剩下1,000名少女存活下来。
第四轮是量化处理,由太监手持尺子上阵,因为这次要量准确。此时,不仅要量三围,还包括手脚大小,以及走路姿势仪态。一旦通过这一关,就意味着成为宫女十拿九稳,即获得留京指标!
最后一步,是体检阶段,其中只有300名幸运儿能通过,最终晋级为嫔妃。但即使如此,也还需要再经历“留用察看”一个月,让专人观察饮食起居、性情言语以及贤愚高下的表现。如果一切顺利,就能够成为前50名入围者,更进一步晋升为嫔妃。而最终,“五十挑三”,由主考官太后的眼缘决定谁能走向荣耀。
所以,要想飞上枝头,如同凤凰涅槃般登基,但这个过程充满了艰难险阻,即使是一介平民女子,也不得不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实现梦想。不过,对于那些真正值得称赞的人来说,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有可能实现他们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