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那些事》中,人们常说明朝人做官时颜值也很重要。那么,在明朝是否有以颜值出名的美男子?答案是肯定的。在明朝政坛,很多时候官场升迁确实要看脸,不仅仅是在举人去吏部选官的时候,颜值高的人会占优势,有时候甚至于重要岗位的选拔,也会因为好颜值而捷足先登。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今天就来说说一个知名度不高但人生绝对传奇的人物——王越。当明英宗复辟成功后,他痛感北部国防废弛,便下狠心要选拔个能整军经武的强人来。但轰轰烈烈的海选行动却被群臣吓到了。山东按察使王越进京述职,当时皇帝一见到他那俊朗风采,便当场痴了神。醒过神来后便拍板:不用海选,就让他这个帅气的大臣吧!这次选择真的没看错,这位英俊潇洒的王越,不仅有高颜值,还有一身文武才华。
平时拉两石多重力大的强弓都是小意思,而他的诗词文章,则是一反死气沉沉的一般模样,满篇都充满了烈烈风骨。他被认为是十五世纪中的第一大文学家。而待到文学美男王越踏上战场,他那潇洒风采,就立刻化为漠北沙场上的英风烈烈。他几下重手整顿,使得明军从连年战败中猛醒过来,一支全新的铁骑,不单在他手中满血复活,更从此跟随他深入漠北,多次追杀鞑靼可汗。
虽然最后没有将达延可汗亲手活捉,但这略显遗憾的功业,却更奠定了这位美男子不二的战功:成为唯一以战功封爵的文臣,更是鞑靼人怕三十年的“金牌王”。最终,在七十岁那年,与世长辞前,他打赢贺兰山血战,被深得其兵法真传的大儒学宗师——王阳明抬棺送回河南安葬。这段传奇故事证明,即使在那个看脸时代,大胆与勇敢依然能够成就非凡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