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棣不出手,朱允炆能否凭借方孝儒、齐泰和黄子澄等人才开创盛世?这是一道颇具争议的历史问题。若真要论及此事,可以直言,不得不说,如果朱棣没有介入政局,那么大明王朝很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另一个短命的朝代,与秦朝和隋朝相比,其命运更为悲惨。
朱允炆,即建文帝,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生前精心培育的皇太孙,却显得格外拙劣。他缺乏基本的皇帝素质,这一点在他继位后的一系列行为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很多人看来,是因为他的父亲朱元璋生前对功臣宿将进行了极其残酷的大规模屠戮,从而导致了后来的政治混乱。但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复杂。尽管如此,他依然无法有效地利用身边的人才,如战略家卓敬、武将耿炳文、骑兵将领郭英,以及谋略家刘璟和徐辉祖等人。这一群人才济济,但却被他视而不见,只是偏好几个无用之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有机会解除对他的威胁,但由于这些废牌人物坚决反对,最终这一机会也被错失掉。当李景隆被推荐给他时,他又一次作出了错误的选择,这直接导致了军队的大败。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即使没有朱棣,也几乎不可能期待从这种领导下产生什么好的结果。
更令人担忧的是,朱允炆本人的性情问题。他虽然性情温和,有礼贤下士之风,但缺乏应有的襟怀。在关键时刻,他擅自改变战略,没有按照既定的计划行事,最终导致失败。而与崇祯末年的一些做法相比,他们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崇祯虽然最后上了吊,但是他的那些忠心耿耿但最终背叛他的权贵们,在死后都争先恐后的去投靠其他势力,而不是像崇祯那样绝望至极。
综上所述,无论如何,要是没有了那位名叫“智者”的君主——即东汉末年的曹操,或许整个中国历史就会走向另一个方向,从而影响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如果把这一点深思熟虑一下,就不得不感到一种莫大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