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规矩极为严格,要求皇帝与后妃分开居住,这一制度自顺治时期便已确立。明代的历史教训使得清朝在宫廷管理上格外谨慎,以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导致腐败。此前,明朝的一些皇帝因沉迷女色而荒废国政,有时甚至发生了宫女企图勒死皇帝的情节。因此,清朝早在关外时期,就已经开始制定禁止皇帝沉迷女子、加强对后宫管理的训诫。
自从顺治年间起,清政府就开始实行严格的后宫制度。除了大典和节日之外,即使是夫妻也不能共食同桌,更不用说同床共枕。在“召幸”时,选中后的妃子需要通过特定的程序才能进入寝宫。这包括先沐浴净身,然后被太监背到寝宫,并且出于安全考量,她们必须逆爬到床上并退出。
到了雍正之后,这种程序变得更加复杂,被选中的妃子还要从地面轻轻掀起一角,用毯子将身体裹严,再由太监背至寝宫。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皇室的尊严和秩序,以及防止任何可能的不端行为。在咸丰年间,即使有这样的规定存在,当一个妃子发现丈夫违反祖训,她也有权进言,并且有能力处罚其他妃嫔,如孝贞所做的事情。
这些规定体现了清朝对权力的控制以及对后宮生活进行严格规范的情况,而这套体系一直持续到了晚清,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