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史书中记载,元朝皇帝在逝世后,并未使用传统棺材,而是采取了一种独特的葬礼方式。他们会选择两半树木的枝干,从中间掏空,将遗体放入其中,再将两半合上,用漆和黄金装饰,以绳子将其固定。随后,这些树干被深埋在地下,上面还会安置一头骆驼,目的是让来年母骆驼凭借儿子的死记住这片地方,从而找到原来的陵墓位置。
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可靠,有人认为这是后来的统治者为了污蔑蒙古人的做法,因为骆驼的寿命远不如人类想象中的长久,无法作为常年的指引。此外,由于历史记录不完整,我们对元朝皇帝陵墓的一切了解都变得模糊,不得而知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了。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也逐渐接受了汉人的习俗,他们开始使用类似的棺木,但这些棺木由两块剖空的树干组成,而不是精心制作的盒子。在蒙古人的简朴生活原则指导下,他们甚至连寿衣也不特意缝制,只穿普通衣服下葬。随葬品也仅限于生前喜好的物品。
对于元朝皇族来说,由于贵为君主,他们需要更加隆重的仪式和更多随葬物品。但即便如此,在皇帝去世时依然禁止官员参与,并且陵墓地址始终保持秘密,没有设立纪念碑,因此在史书上几乎找不到关于他们陵墓的地理位置。这使得人们对元朝皇帝陵墓感到迷惑,不知是否真的存在,或许永远只能是个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