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学者,以其开创“利玛窦规矩”而闻名于世。自1582年被派往中国至1610年在北京逝世,在华传教28年,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之一。他不仅成功地将天主教引入中国,还致力于文化交流与融合,为中西方之间的知识流动奠定了基础。
利玛窦以其宽容和智慧,不仅容纳了中国传统习俗,还巧妙地将天主教理念与儒家伦理相结合,使之更易于接受。在他影响下,北京已有200人信奉天主教,并有公卿大臣加入其中,他的宗教著作和译著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宗教学术外,利玛窦还致力于科学普及,他与徐光启等人合作翻译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对中国数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此外,他制作的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被多次刻印;他还尝试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后世评价利玛窦为“大汉学家”,因为他能够融合不同身份和角色,将司铎、学者、东方学家以及意大利人与中国人的身份完美结合。他的事迹被誉为公元第二千年的最有影响力的百名人物之一,其墓葬现位于北京西城区官园桥附近,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