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跪拜朱元璋陵似同窗相见

康熙帝谒明孝陵,题“治隆唐宋”碑

在南京钟山旅游风景区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坐落着明孝陵。这座陵墓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门外东侧立有一个石刻告示,是清宣统年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以六国文字刻着“治隆唐宋”四个金字,是康熙皇帝南巡谒明孝陵时所题。

这块石碑的两侧是乾隆皇帝题书的御碑。殿内靠后两边是两块卧碑,东边一块刻康熙帝第一次谒陵纪事,西边一块刻记康熙帝第三次谒陵情形。为了永远纪念太祖高皇帝,明廷规定,每岁圣旦、正旦、中元、冬至以及两个忌辰酒果行香和致祭,这些活动设祠祭署专司其事。

早在康熙七年(1668年)四月二十一日,当康熙帝南巡时,他和鸿胪寺正卿周之桂前往南京明孝陵祭明太祖,并亲赐祭文曰:“自古历代帝王继天立极,其功德并隆,其治统道统,以昭垂奕世。”他表示受命继承前辈好政,为民建功立业,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更胜于唐宋盛世。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二月,再次亲自祭奠明孝陵,并赏赐了守灵人。他还派遣兵部尚书席尔达祭先例,并传谕内阁:“洪武乃为一代创业君,我当躬往致奠。”随后,他率诸位大臣亲自前往 明孝陵行礼。

返程时,他路过昔日繁华的故宫,只见荒废与破败。他慨叹良久,对《过金岭》作诗表达了深切的情感。而后,他命令直郡王、诚郡王率大学士修复遗留的问题,并将御书“治隆唐宋”悬挂殿上,以垂永久。此外,还命他们修建重整殿内,但由于连续阴雨导致工期延误,最终至秋凉时才完成。

如今,在殿前的御碑殿内陈列的五块石碑中,有一块就是由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所立。在他的第五次到访期间,他又一次向洪武先生行了最后一次敬礼。这场不凡之举,不仅展示了朱元璋对历史贡献,也反映出满汉之间的一种融合与尊重,同时体现出清朝对于历史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