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君主,除了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和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大多数都默默无闻,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在两宋和明朝之间,元朝的历史不过百年,在动辄百多两百年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里,元朝的历史确实是比较短暂的。
从1279年统一全国到1368年退往大漠,元朝短短99年的历史里,共传五世十一帝,其中元世祖忽必烈和末代皇帝妥懽帖睦尔两人在位时间就占去了三分之二。中间的九位皇帝总共执政时间不过40年,平均一位皇帝在位时间差不多四年多,可见皇位更迭之频繁。
第一个死于非命的皇帝是元英宗,他于1323年在上都遭到铁木迭儿义子铁失刺杀,这个事件被称为“南宫之变”。之后,内乱不断,就像走马观花般,你方唱罢我登场。
泰定帝孙孙铁木尔除掉了刺杀英宗凶手后即位,但他的继承人阿速吉吧(即顺帝)并没有平稳过渡。武宗旧部燕铁木尔及河南行省丞相伯颜不同意真金一系掌权,所以分别派人迎接周王和世与其弟图帖睦尔。结果图帖睦尔先称制,是为文宗,而顺帝被杀害。另一方面,也有哥哥和世称制,是为明宗,最终文宗毒死明宗。此时又出现了宁宗和惠宗,他们都是文宗为了洗刷自己毒杀兄弟罪名所立。
整个 元朝只有五个世纪却产生了十一任君主,大部分出自太子真金一系。这段混乱而复杂的历史,使得除了开国、末代两个显赫人物外,其余许多君主如同流水一般匆匆而去,没有留下深刻印记。在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文治武功一般的情况下,他们未能留名青史,更使得这段千丝万缕连接着宋与明之间的一片神秘土地变得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