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坐落在南京钟山旅游风景区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孝陵的朱红大门坐北朝南,正对梅花山,门额上书“明孝陵”三字。
康熙七年(1668年)四月二十一日,当康熙帝南巡时,他和鸿胪寺正卿周之桂前往南京明孝陵祭明太祖,并亲赐祭文曰:“自古历代帝王继天立极,功德并隆,治统道统,昭垂奕世…”意为自古以来的帝王,上承天命,但要为民建功立业、治理好国家。
康熙第二次南巡至南京,以吉祥街织造署为行宫,又一次亲自祭奠明孝陵,并赏赐了守陵人。康熙进城后的次日便派遣兵部尚书席尔达祭明孝陵,并传谕内阁:“洪武乃为一代创业君…朕当躬往致奠。”随后,康熙便率诸位大臣亲自前往明孝陵祭奠。
返程时,康熙路过明故宫止步徘徊。此时明故宫荒废日久,其昔日辉煌已失去光彩,而树荆遍地荒芜破败,这令康熙慨叹良久,为《过金陵论》所触发:“……朕省方南来,将登钟山酹酒于洪武之灵。”
至秋凉时期,不断阴雨导致修整工期延误。最后,在秋末才完成重整工作。这五块石碑中的一块,就是由爱新觉罗·玄烨———即清朝的雍正皇帝所立,是其父亲 康熙皇帝的御题之一。
在他第五次、第六次及最后一次到访期间,每一次都有着不同的仪式和讲述,其中包括了多次向他的先祖表示敬意。在这些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仅仅是政治家的同时也是艺术家与文化人的面貌。而且通过这些活动,可以看出他如何利用这样的象征性活动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历史记忆的尊重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