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征讨之战五万大军与两位皇帝的命运考验

在唐懿宗时期,一场由一名国王名字引发的冲突,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南诏第七代国王劝丰祐因病去世,其子世隆继位后,按照程序向唐朝皇帝通报父王去世并获得册封。但是,当使者将国书呈递给唐懿宗时,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原来,国书签名处的署名为“世隆”,这个名字中的“世”字触犯了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隆”字又犯了玄宗李隆基的名讳。唐懿宗本来就对宣宗去世时未能遣使吊祭感到不满,这次他更是愤怒至极,他拒绝册封世隆,并准备以其大不敬为由派兵攻打南诏。

宰相杜悰出来解围说,南诏离中原尚远,也可能不知晓中原有这样的规定,为体现上邦大国的恩德,让其改名便是,不必动干戈。唐懿宗气消之后借坡下驴,也就同意了杜悰的建议,但让人意外的是, 世隆并不肯接受这个新名字,还表示不会更改自己的名字。这导致册封无望,他索性叛唐自立,自称皇帝,国号大礼(理),改元建极,还遣兵攻陷唐播州(今贵州遵义)。

消息传回长安, 唐懿宗勃然大怒,最终决定派五万大军进攻南诏。这场战争持续多年,却没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只是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收尾。在这期间,由于宦官干政和时局混乱,加上藩镇势力日渐坐大,大陆上的局势越发动荡。此事最终被搁置,无疾而终。而对于那位坚持己见、直到临死前也未曾改变名字的人来说,这场风波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Similar Posts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