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石器时代,随着人类工具的不断改进和生产力提高,人口开始显著增加。据估计,在距今约100万年前,猿人的人口仅有125,000,而到了距今大约1O,OOO年时,以狩猎为生的人类人口已增长至532万,这一增长速度比起旧石器时代前100万年的增速要快得多。
随着农业的发展,一些地区食物供应变得更加稳定和丰富,这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在距今10,OOO年至公元2OOO年的8OO0年间,全球人类人口从532万迅速增加到1.33亿,与旧石器时代同期的人口增量相比,还有更大的扩张。这一过程并非普遍,每个技术革新领先的民族,其人口也往往在其它民族之前展现出更快的增长。
农耕者逐渐取代了狩猎采集者,他们通过建立村庄并开垦新的土地来应对过剩的人口。与当地居民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如非洲森林区中的俾格米人与黑人之间的事实存在,其中俾格米人提供肉类、蜂蜜等产品换取谷物和铁制武器。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通婚融合,当新的移民抵达一个地区,与当地居民结合后,他们带来了新的文化习俗和技术,最终导致原有的种族类型发生变化。例如,小麦、牛、轮子及犁最初发源于中东,但由蒙古种人的移民传入中国北部,从而改变了该地区的种族面貌。
迁移不仅改变了经济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全球各地种族分布。一千年前的六大主要种群——高加索种、蒙古种、黑色皮肤種、布希曼種、大洋洲種以及澳大利亚原住民——各占一定比例。但到了公元1O00年,这个平衡已经被打破,特别是蒙古系、高加索系和黑色皮肤種受益于农业,而布希曼系統與俾格米系統則受到排挤。而澳大利亚原住民因居住在孤立的小岛上,没有受到影响直到18世纪末才被发现,并遭遇悲惨命运。
总结来说,农业对世界各地的不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不仅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大幅变革,也极大程度上重新塑造了全球范围内各种不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