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作为姬姓的成员,其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也是周武王的兄弟。他的两次辅佐在东征纣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他精心制作了礼乐,这些都使他成为了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并被认为是儒学的先驱。
《尚书·大传》记载了他的一生:“一年安定民变,二年攻克殷商,三年平定土地,四年帮助侯伯卫国,五年完工建造都城六年制定礼仪乐曲,七年确立政权让位给成王。” 周公总共摄政七年,他提出了许多基础性的法典制度,并且加强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继承和井田制等。完成后,他归政于成王,使得嫡长子继承成为正式制度。这一系列制度最显著的是通过血缘关系将家族与国家融合,将伦理与国家相结合,这些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八百年的周族统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