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充满战争和动荡的时代,沐英(1344年—1392年)生于濠州定远县一个贫苦家庭。他的童年充满了流离失所和战乱,他八岁时被农民义军将领朱元璋收为义子,并改姓朱。在朱元璋夫妇的抚养下,沐英不仅学会了识字读书,还学习了如何带兵打仗。
自至正十六年起,十二岁的沐英随着朱元璋一同出征,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军旅生涯。他以十八岁的年龄担任帐前都尉,并参与镇守镇江。此后,他跟随邓愈征讨吐蕃,被授西平侯,成为了开国功臣之一。
洪武十四年(1381年),沐英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云南,在曲靖会战中大败梁王之军,将其部众放还故乡,此举显示出了他的宽厚仁慈。之后,他继续率兵攻占大理,一举平定云南西部,大理地区也归属明朝。
在洪武十五年的秋天,当傅友德、沐英班师回朝时,土官杨苴散布假消息说明军已经班师回朝,这引发了一次叛乱。当时守昆明的是冯诚,但由于缺粮和士兵病倒,他们处于危险境地。沐英闻讯,即刻返回昆明,与冯诚合力击退叛军,使得局势得到了稳定。
后来,朱元璋命他留在云南镇守,而不是像其他将领那样班师回朝。这是因为他深知滇池及周边地区的地形以及当地民族的情况,更了解该地区需要什么样的治理方式。他上疏请求让士兵屯田开耕,以此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能够增加士兵生活质量,同时增强对抗外敌的能力。
到洪武二十五年的春天,由于太子的去世以及自己的身心疲惫,最终因疾病而逝世,只有四十八岁。他的去世深受朱元璋悲痛,并被追封为黔宁王,其遗体运返京城享祀太庙。此后,沐氏家族一直作为云南省的地方统治者直到清末才结束他们几百年的统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