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国主义普鲁士的双面子孙揭秘世界历史中的诞生秘密

军队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普鲁士的社会发展和阶级结构,平民中产阶级依旧保持顺从态度。实际上,将整个贵族地主(容克)吸纳入军事机构已成为统治者的政策,他们自觉利用军队作为在克累弗、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和前条顿骑士团领地的地主家庭中灌输“全普鲁士”意识的工具。由于普鲁士是一个年轻且人为构建的领地联盟,这种忠诚感最初并不自然,因此更需要明显的军事手段来加以培养。重点内容集中在义务、服从、服务和牺牲上。此外,军事美德成为了整个普鲁士男性贵族特点之一,也应归因于该国人口数量较少。在法国,大约有五万名男性成年贵族,其中只有少数人经常在军队任职,而在普鲁士,几乎所有容克家族都有成员穿着军服。

此外,大选帝侯及其继承者,对于以地主贵族为主要成员的等级会议即各地方议会实行压制。为了安抚大土地所有者的不满,统治者允许在军队中对这些高层人物授予官职,并允许他们对自己的农民进行极端剥削。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普鲁士君主国建立于统治者与地主乡绅之间的共识之上,即后者同意承认统治者的政府,并愿意其子弟加入他的军队;但作为回报,统治者允许这些乡绅继续把自己的农民置于世袭受支配的地位。

农奴制度在东欧国家如同东方其他地区一样盛行。在东部 普鲁斯,它们的情况与波兰农民相同悲惨。然而,这些情况并未阻止许多容克成为优秀将领,因为他们是在管辄自己的农民习惯中的长大的。而为了维护这一阶层,一系列法律禁止出售“贵族”土地,即禁止非贵族购买采邑,从而使得资产阶级及甚至普通农民无法获得采邑权利或享受领主收入。

总体来说,没有独立精神的大众是典型的情形。在缺乏历史悠久城镇的地方,如东部 普魯斯,不太可能看到德意志老城镇。这导致了一个非常忠诚但相对贫穷的小市民群体,他们通常通过政府工作或王室产业雇佣员工来维持生活。大选帝侯时代起,就以文官正直和效率著称,但相比其他地方,小市民更加顺从,更尊敬国家,更害怕兵力。

这段时期下,最终被称为腓特烈大帝的人物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他是一位现实主义且粗俗的人,他鄙视一切带有文化气息的事物,与他父亲以及祖父(大选帝侯)及儿子(腓特烈二世)的关注形成鲜明对比。他严格节省皇家开支,以至于他父亲曾花费五百万银币举行加冕仪式,而他只用四千五百四十七银币完成类似任务。他像个德意志父亲般管理国家,用手杖惩罚不负责任的市民,并期待每个人都如此努力工作。

他的唯一热爱就是提高训练水平,他重新安排宫廷礼仪程序,让文官屈居末座,同时提倡高个子的战士,他成立了一支由来自世界各地六到七英尺高男子组成特别分队,还创建了一所培养容克子弟成为准尉学校,以及新的招募制度,使每个团都拥有指定区域作为兵源区。这一招募方式一直是欧洲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他建立起一个八万三千人的强悍力量,当他去世时,该力量已经扩展到十万人,其中两万是兵役人员——这是任何城市难以匹敌的一个比例。此外,他留给继承人的财政状况充裕,为数达七百万银币——尽管他本人没有亲身参与战斗。

他的继任者腓特烈二世,就是凭借这股强大的力量以及那笔巨额资金震惊了整个人类。当奥匈帝国查理六世逝去后,其女儿玛丽亚·特蕾西亚开始继承各种权益,而当其他国家犹豫不决时,腓特烈二世便直接行动起来,无需通知就调动部署进入西里西亚,那里的霍亨索伦家族曾提出古老而模糊要求过。一旦西里西亚加入普鲁斯王国,其人口增加了一倍,同时也增添了重要工业,从而使得这个小国迅速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有六百万人口和二十萬人的精锐軍隊。如果我们仅从人类创造力看,那么这样的进程可以说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小巧之举,是勤劳工作与严肃责任换来的胜利之果。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