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北伐金兵灭敌胜利的光芒

两宋朝廷对武将的权力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尤其在南宋初年,更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止武将崛起。例如,钱粮管理方面,除了川陕地区自行解决外,其余三大宣抚司的粮草供应均由转运司负责调配,而中书门下省则监督使用。绍兴七年的“营田”制度允许军队种地和做买卖,以此部分解決了钱粮问题。但即使岳飞部表现最为出色,每年也只能自给自足的解决30%左右的军饷需求。

兵权分离也是两宋时期的一大特点,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出征时才临时指定“帅臣”领兵。而各宣抚司下的军队,大多数是由朝廷调配给予“分隶”的,如岳家军中的牛皋、董先、王俊等人。

经过长时间的战乱与刘豫掠夺,河南一带变得荒凉不堪,民众几乎没有食物可吃。当抗旨北伐成为现实,朝廷自然会中断对他们所需的人口补给,“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卤,是我军中人”的岳飞部将因此陷入极其艰难的情况。在接到班师诏书后,这个时候是否继续用兵便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这意味着公然违背皇命。

占领的地盘需要留守防御,因此当班师诏书连续下来时,将领们请求返回。这一点,即使像杰出的军事家岳飞,也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态发展。如若继续北伐灭金,那么成功率几乎为零。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因为金国毁约再次南侵还是其他原因,都导致了宋高宗并未主动进行北伐,而是在迫于无奈之下才派遣代表李若虚前去指挥岳家军。此刻,如果不是李若虚冒险同意了岳家的北伐计划,这一切可能就不会发生。

战争爆发后,岳家军迅速取得了胜利,比如收复今天的河南汝南、许昌、淮阳以及郑州附近地区,并且仅百里内就抵达了金国指挥中心开封城附近。在随后的战斗中,他们又攻克洛阳,但之后遭遇完颜兀术精选一万五千名骑兵突袭郾城,最终双方以平局告终。此战虽未决胜负,却显示出双方都有强大的战斗力。

接着完颜兀术集结三万人马进攻颍昌府,与驻守该地三万人的岳家軍展开激烈交战,最终金兵败逃而走。在这场恶战中,不仅士气受损,而且首次失去了骑兵作战优势的情形出现,使得完颜兀术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尽管如此,此次抗旨北伐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加上颍昌之战后金国士气低落,无力主动作战;但考虑到此间不断进行战斗,以及每场都是硬仗,再加上缺乏补充新鲜力量和休息机会,以及全程单独行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进一步推进北伐过程。此外,当时参与作戰的大多数宋軍已經照單全收撤回京師,這使得孤立無援的岳飛軍隊更显脆弱。況且尽管已经被击败,但仍旧拥有相当战斗力的金國主力並未受到毁滅性打擊,因為這樣継續進行戰鬥對於兩邊來說都將帶來巨大的損失。不過如果繼續以有限之力進攻開封,就算能對敵方造成重創,也難以達致完全消滅乃至滅亡一個強盛國家,所以這個概率幾乎為零!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