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竿头初中历史探秘

百丈竿头:追求卓越的不懈努力

这则成语,亦称“百尺竿头”,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永不满足于目前成就的个体,不断攀登高峰的精神。它源自宋代释道原在《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中的一句偈言:“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这偈言深刻揭示了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重要性。

在那个时代,有一位名叫景岑的大师,他以“招贤大师”著称,其佛学造诣深邃。他常游四方,以传道讲经之举赢得人们尊敬。在一次讲经活动中,大师受邀至一座寺庙法堂演说。当时法堂内外皆聚集着众多僧侣,他们听后均感心旷神怡。

讲毕,大师接受了一位僧人的提问,这位僧人礼貌且有智慧。大师耐心回答,并展开了一场关于佛教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讨论。为了阐述这一概念,大师当即展示了一份偈帖,上面记载着有关此主题的话语。他指着其中的一段文字,缓声念唱:“尽管我们已经达到了‘百丈’之巅,但仍需进一步攀登,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十方世界’。”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被启发去思考,无论我们已取得多少成就,都必须持之以恒地追求更高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触及那些前所未有的高度。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