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的中叶,韩愈以其非凡的文学才华和深沉的情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他早年丧父,随后母亲也相继去世,他便由哥哥韩会和嫂子郑夫人抚养长大。韩会有一个嗣子名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与韩愈年龄相近。然而,命运似乎对他们不利,韩会在四十二岁时因官职变动而被贬官,不久病逝于韶州,这让十一岁的韩愈失去了父亲般的人物。
尽管他还有三个哥哥,但都早早离世,只剩下他与侄子的关系维系着家族传统。在十九岁时,韓愈独自一人前往京城,一直到二十九岁,他才见到了侄子十二郎三次。当他终于决定回家与亲人团聚,却再也没有机会,因为就在那时候,悲剧发生了:十二郎不幸去世。这一消息对于心如刀绞的韓愈来说,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
出于无尽的哀思和尊敬,他写下了一篇祭文,以表达对亡灵的一切哀悼。在这篇祭文中,有这样一句:“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这句话被后人解读为“天涯海角”用来形容极为遥远的地方,而这个词组至今仍然常被人们引用,用以比喻那些最边缘、最难以触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