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教训如此深远这些中华五千年主角的结局究竟如何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历史典故,因为很有教育意义而成为后人引经据典的文化范本。那些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典故中鲜活的历史人物,也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某种固定的模样:让梨的孔融谦恭友爱,自荐的毛遂聪明而自信……然而,这一切只是被人们有意无意阉割了的历史片段而已。当我们了解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主人公们后来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最终结局时,我们才发现原来历史本身给后人留下的教训,远远比我们所了解得更为深远也更为沉痛。

孔融竟然以“败伦乱礼”的罪名被处死

“孔融让梨”是一个流传千年的道德教育故事。当时年仅四岁的小孔融,在吃梨时把大的留给哥哥吃,小的一切自己挑来吃成为了尊重兄长、谦让克己等美德化身。但从小就声名在外的小孔融长大后却并不像人们想像那么温和谦恭,反而表现得褊狭而残忍,常常做出偏激出格的事甚至滥杀无辜。

据《艺文类聚》援引三国吴秦菁撰写《秦子》中的记载,小孔融在担任北海相的时候,有一天路上看见一个人哭泣祭奠自己的亡父,就停下来仔细观察,但这个人的脸色一点也不憔悴。于是,他下令把这个人抓到官府中,以“不孝”的罪名处死了。他还曾派五个督邮催租,当时天下大乱,每地租税难收,那五个督邮自然也都未能收齐租税,不料他一怒之下,将五个督邮全部判处死刑,而且立即执行搞得郡中一片哗然。

他甚至还因为认定曹操终究会篡夺汉室皇位,而把好意劝告他结纳曹操左丞祖也杀掉,他自己却在多年后跑到许昌,在曹操控制朝廷做官。在同曹操共事过程中,他也常有言行出格的事屡屡讥讽曹操给曹操添堵。碍于他的名气与号召力,曹操作于忍着没发作,最终因其发表了一段“父子无恩,无爱”的言论,被以“违天反道败伦乱礼”罪名处死。

此举给後人留下的教訓恰恰印證了孔子的過犹不及之道,看來小孔融對儒家的思想並沒有真正融會貫通,其偏執之為早已背離儒家最倡導的是中庸之道。

自荐的人物毛遂竟然是惨败而自刎身亡

战国時秦兵攻打赵國,赵都邯郸被圍况急於求助於楚國平原君前往楚國請求援救。在那次旅途當中,一位平素没有任何表现的人物毛遂主动自荐隨同前去。在楚國後面與楚王會談失敗。毛遂就手拿宝剑走上宮殿陳述利害關係終於打動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國。此後便得到平原君特别优待與器重,用以比喻勇于自我推荐去做某项工作智慧勇敢化身。而且很多人不知道,在那件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后的第二年燕国进犯赵国,当时张良力举毛遂统帅大军前去御敌結果昌都一戰赵軍被殺得片甲不留。面对这一败涂辱状羞愤万分之后,便选择了结束生命。

這樣悲劇結束給後世帶來一個現實教訓,那就是用人才一定要分清專才和通才差別,对于大多數的人才来说,用其一技之長足矣,要赶鸭子上架结果很糟糕。

六国封相苏秦临死竟玩了一场"碟中谍"

"悬梁刺股"是古今传颂废寝忘食苦读成才の典故。这两个故事中的两位主角东汉时期头悬梁孙敬和战国锥刺股苏秦,都声名远扬博得代代仰慕。但是关于这两人的结局,只知道最后一个似乎走学者路线成了大学问家;另一个则成为了腰挂六国相印的大纵横家甚至视为大家。不过,从其他资料证据可以看出实际情况可能完全不同:苏秦遭齐国内应对派遣刺客,因需要揪出凶手临危受命,让齐王将自己五马分尸并昭告天下自己是燕间諜,以悬赏引诱凶手现身,最终成功引诱凶手出现并报仇。此乃匪夷所思计划,最终通过齐王完美实施,却仍未揭示真实目的是否仅仅消耗齊國資源或更多复杂背景因素?

举案齐眉夫妇终于善果

讲究孝廉东汉初梁鸿以高尚节操闻名于是许多家庭竞争招其女婿但皆拒绝。一心只愿嫁高尚男孟家的女儿容貌抱歉但志向坚决独愿嫁品德高尚者于是婚约至孟家。一婚生活果然志趣相同互敬互爱过隐居日子每当归工孟光端饭菜托盘如眉礼仪丝毫不废此法称呼夫妻互敬互爱标准答案不过对梁鸿夫妇最终命运知之甚少

歷史留給我們的是一個光明結局:皋伯通見雇工能讓他的妻子如此守禮,便斷定梁鸿是个隐逸高人,因此將全家迁入他的宅第供养衣食利用这段时间潜心著述成书十余篇。

此後方始有人記錄說:“皋伯通等将其安葬于著名刺客要离坟旁。”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