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京一词的由来
在古老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vikingr”这个词曾被铭刻在石碑上,意味着勇敢的海上冒险者。在冰岛土语中,它代表了不畏风浪的人。英语中的“wicing”,首次出现于6世纪古盎格罗-撒克逊诗歌,指的是那些从事海盗活动的人。但当时英国人并未将北欧海盗称为维京,只是在中古英语消失后,再度出现在传奇故事中。到了20世纪,“维京”不仅指海盗,还扩展成指代整个斯堪的纳维亚人的概念,并诞生了如“维京时代”、“维京文化”等新词汇。
由于斯堪的纳维亚商人沿俄罗斯河流进行贸易活动,甚至设立殖民地定居,因此后来也被称为“維京”。北美洲的一些斯堪的纳维亚移民也因语言而被称作“維京”。然而,这种称呼可能会导致混淆,因为并非所有斯堪的纳维亚人都是海盗,他们像其他地区欧洲人一样,也是农民、渔夫和猎手。为了防止这些潜在威胁,他们还建立了舰队,将所有斯堕尔德群岛上的人们统称为“維金”。
2、維客船长記錄
最早记载下来的維客船长行为是在《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的公元789年的襲擊事件,当時他們誤以為是來征稅的地方官員,這些侵略者殺死了這些官員要求向他們繳納稅款。第二次記載則是在公元793年之後200多年間,維客們持續對歐洲各沿岸國家進行劫掠,在波羅奈灣和里海地區設置據點,並遠至地中海與里亞湖附近活動。
其中有一支隊伍穿越波羅奈灣並遠征到俄羅斯特拉弗河流域,有一些團體還航行至里亞湖,以往巴格達及阿拉伯市場交易。而更知名的一支則向西南挺進,在歐洲的心脈地帶引發了一場巨大的風暴。他們大肆劫掠英國半島,並且對歐洲造成深遠影響。這個詞彙帶著強烈負面的含義,而對於英國與法蘭西歷史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
11世紀德國歷史學家諾姆堡亞當在他的著作《漢堡主教史》第四卷中提到:“ 海盜們聚集大量黃金,這些來自自己人的稱為‘維客’;我們稱之為‘阿薩曼尼’,他們向丹麥王子納貢。”
13世紀挪威國王哈洛德一世決定將這些侵略者從蘇格蘭及其周邊島嶼趕走,一部分‘維客’逃到冰島。在北歐傳說裡,他們被描繪成無畏英雄,但18世紀晚期又變成了強盜形象。在那段時間裡,不同文明將其視為農業背景下的偶爾打扮或純粹犯罪行徑,而其他文明認為可能是一種非法形式的地方法律執行者的逃亡選擇。另一個說法是它們只是逃亡落腳於北歐的一群東方民族——即所謂「Slavic」族群中的某個分支。但無論如何,這股力量都留下了深刻印痕,使得今天仍有人研究他們留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