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京一词的由来与演变
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初提及“vikingr”这个词汇,它不仅与海盗有关,还隐含着“海上冒险”的意味。在冰岛土语中,这个词同样代表着勇敢和探索精神。当它穿越时空进入英语,成为“wicing”,指代那些在6世纪古老诗歌中被描绘为海盗的人们。然而,当中古英语时代到来时,这个词便消失了,但18世纪重新出现,并逐渐扩展其意义,不仅限于指称海盗,更包含了整个斯堪的纳维亚人的特质,如“维京时代”、“维京文化”等概念。
此外,由于斯堪的纳维亚人远至俄罗斯河流贸易并建立殖民地,他们也被称为商业上的“维京”。北美洲这片土地上的斯堪的纳维亚移民同样因语言而被归类为“維京”。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人都是血腥海盗,而是多种职业组成,比如农夫、渔夫和狩猎者。为了防御这些潜伏中的海盗,甚至他们自己也组织了一支舰队,以区分本地居民和真正的侵略者。
因此,“所有人都成了‘維金’”,这一说法可能会导致混淆,因为它忽视了人们不同的身份和角色。
維京時代與歷史記錄
最早紀錄下來的一次維京攻擊是在《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的公元789年一次對英國之襲擊,這些未經識別身份的人們誤以為是商人,因而遭受殺害。接著,在公元793年的事件後,一段長達200年的時間裡,維京繼續頻繁地侵擾歐洲沿岸國家,他們沿著河流深入內陸進行掠奪,並據說他們曾遠達地中海與里海周邊地區。
其中有一群渡過波羅尼亞 海域並遠征俄羅斯直至基輔與保加爾。而另一些船隊則航向里黑 海區域前往巴格達與阿拉伯商貿。他們更著名的一支則向西南挺進,在歐洲的心臟地帶引發軒然大波。他們大肆掠奪不列顛半島,並且對歐洲各國產生深遠影響。
11世紀時德國歷史學家不來梅亞當在他的作品《漢堡大主教史》第四卷記載:“這些‘捕鴨者’(即他們自稱)聚集大量黃金。”這些‘捕鴨者’於是被他們自己人稱為 ‘Viking';我們則將他們稱作 'Ascomanni';他們向丹麥君王供納貢品。”
13世紀時挪威君王哈拉德一世決心要從蘇格蘭及附近島嶼清除掉這些‘捕鴨者’部分逃往冰島。一旦傳奇化,他們成為無畏英雄,但到了18世紀又變成了強盜形象。歐洲認為這些農民只是業余做出來的事,但北方民族認為有可能只是一群非法強盜。此外還有傳言說,這些從事間諜活動的是逃亡到北方的地道士兵。但最終答案仍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