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长达约170年的分裂与对峙。这个时期始于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并持续至隋朝统一中国前夕的公元589年。这段历史可分为南朝和北朝两大部分,分别包含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以及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 朝代。
【南朝】
宋:由高祖武皇帝刘裕于420年—422年开创,少帝刘义符继位后被景平423年废除;太祖文皇帝刘义隆424年—453年执政期间,有“三国再起”之称;世祖孝武皇帝刘骏453年—456年推翻了权臣集团;太宗明皇帝刘彧465年—472年的统治是“海内之主”,但后来遭废黜;顺皇帝刘准477年的短暂统治标志着宋王朝的终结。
齐:由太祖高皇帝萧道成479年—482年的改革而成立,世祖武皇帝萧赜482—493年的统治较为稳定,但随后出现了一系列短命君主,如郁林王萧昭业493-494和海陵恭王萧昭文494,以及高宗明皇帝萧鸾494-497的复兴时代。
梁:梁王室以高祖武皇帝萧衍502-549年的卓越才华著称,他又被追尊为简文天子,其子简文天子(初谥明)548-550在位不久便死去,被豫章兴文王(初谥宣)551的儿子仁寿二王继承其遗志。
陈:从557到589,这段时间里有陈霸先557-559建立汉末风气,又有陈蒨559-566及顼568-582多次更迭,最终是长城炀公陈叔宝578到589失去江山。
【北朝】
魏:这段时期从386开始,由拓跋圭386至409创建拓跋氏政权,其中他的儿子拓跋嗣409至423成为太宗明元天子,而他的孙子拓跋焘424至452则是世祖太武天子的身份。他之后的一些君主如孝文元宏471至499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变革,将国家中心从中原迁往陇右,并改姓为元。
北齐:尽管面临内忌外患,高洋仍能确立威宗(即显祖)之号并取得一定成就,但他之后的一些君主如闵悼、高演、高湛等都未能长久安定国家,最终导致国家覆灭。
周:宇文觉成为孝闵天子,是这一时期唯一较为稳定的君主,但随后的宇文毓558及邕561则各自登基仅一年左右。最后的是静公宇衍579——581,在此期间周亡于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