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朝代顺序中,三人成虎的典故源自《战国策》中的魏策二。故事讲述了魏王为了巩固与赵国的和好盟约,决定将太子送到赵国作人质。出于对自己在外留下后被背后的小人诬陷所担心的大臣庞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人告诉您大梁城内有只老虎出现,您会相信吗?”魏王回答说不会,因为老虎不可能跑进繁华街头。
接着庞葱问,如果第二个人也报告同样的情况,大王是否会信?魏王表示虽然怀疑,但两个人的话也有些难以置信。此后庞葱又问,如果第三个人再次确认这一消息,大王是否会完全相信?这时,魏王毫无保留地回答说“三言两语”,他深信不疑。
然而,这正是故事要表达的道理: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便有可能使人信以为真,就像三个人的话让老虎跑进大街一样。这个故事通过庞葱的话,让我们明白了要警惕盲目跟风,不应轻易接受没有证据支持的负面信息。在历史上,有些忠诚的大臣如庞葱,他们利用智慧和勇气来保护他们所效忠的人,使得这些高尚的情操成为人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