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的故事:钱鏐与20人吓走十万土匪
在唐末农民起义的风暴中,一个奇特的事迹被历史留下。王仙芝、黄巢这两位起义军领袖原本是私盐贩子,而协助唐朝镇压他们的人中,也不乏曾经做过私盐买卖的人,如朱温和钱鏐。关于朱温,我们可能耳熟能详,而对钱鏐这个人物,不那么熟悉。
钱鏐字具美,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立者。他的一生充满了转变,从吴越国王到唐朝节度使,再到都指挥使、私盐贩子,甚至乡里无赖。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和故事。
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没有多读书就辍学了,但他却天资聪颖。当时史书记载:“临安里中有大木,钱鏒幼时与群儿戏木下。坐大石上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这种军事才能很快就显露出来了。
公元880年,一场由王、黄起义引发的大火将唐王朝烧得本根烂焦。在这一波动荡之际,不同目的的人纷纷加入起义,他们有的真心反抗,有的只想当官杀人放火或是打家劫舍。正如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股土匪,在钱鏒的家乡临安周围不断作乱,他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董昌作为当地守将,由于手下的兵力不足1000人而且分散驻扎,被迫同意了土匪进扰临安的情况。这时候,董昌手下的钱鏒主动请缨出战,但董昌却半信半疑地说:“你别开玩笑了!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守城。出哪门子的击啊!”但錢鍑坚持自己的策略:“弃臨安不如守臨安,守臨安不如派兵出臨安,以出擊代守御方是以少勝多之策。”
最终,他成功说服董昌给他20名劲卒,并且没有要求更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10万人的强敌。在清晨,他带着这支小队伍,在一处险要地方伏击流匪,将对方近百人杀死,并吓退了前锋部队。这次战斗后,他又率领这支精锆小队转移到临近城的一个险要位置,并再次取得胜利,最终保住了临安城。
后来,当流匪追至“八百里”路口询问关于此地防兵的情况,那位女老板按照之前得到的情报回答说:“你们若向南行,那里的士兵已集结待命准备与你们决一死战!”听到这里,大批流匪选择绕道而行,不敢接近临安,因此仅凭20人的勇气和智慧,就保护了整个城市。这段历史让人们赞叹,即便是在逆境中,只要有一丝希望和勇气,就能翻盘成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