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中心,矗立着一座古老而庄严的建筑群——紫禁城。它是由明朝的朱棣所建立,而他原本居住在南京,为何会选择将紫禁城建于北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紫禁城占地面积达724250平方米,包括护城河和城墙的绿化带。宫殿总面积达163,000平方米,是一座长方形的城市池塘,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被高10多米的城墙环绕。
建筑法式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套制度,它指导了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设计和施工。在清代宫殿修造中,由内务府会同工部共同掌管,有“样房”和“算房”负责设计图纸和估算工料。
中国工人发明了一种移动巨石至69千米远以建造紫禁城的手段,他们利用人造道路网络从采石场拖拉100吨重石头至目的地。这项工程被认为比替代方法更有效,因为使用水井和冰冻道路系统使得移动更加容易。
工程师们计算出在没有温水的情况下需要338名男子拖动这123吨重9.5米长巨石,但如果利用温水润滑冰冻道路,那么只需要46名男子就能完成相同工作。现代工程师认为,在水润滑冰冻道路上拖动雪橇比利用圆木滚动巨石更有效。
故宫不仅是中国古代宫殿艺术集大成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宫殿之一。大批工匠与百姓为此付出了极大心血,甚至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可惜都湮没无闻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故宫更像是几百年前建筑家们的一次“集体汇报演出”,也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