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这段内容重新表述如下:
铁杵磨针的故事源自宋代文学家祝穆在其著作《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中提及的传说。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通过坚持不懈和努力,即使是最困难的事情也能成功实现。那么,铁杵能否磨成针呢?这个问题出自李白的口中。
据记载,李白曾在山中学习,但未能完成,便打算离开。当他路过一条小溪时,他看到一个老媪正在用力地磨一个铁杵。他感到好奇,就问老媪为什么要这样做。老媪回答说,她想要把它磨成一支针。李白又问:“这是不是太难了,把铁杵磨得尖锐起来?” 老媪镇定地说,只要功夫深厚,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能做到的。
听完老媬的话,李白被她的坚毅精神所感动,因此决定回去继续他的学业。而后人根据这一故事,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作为励志的名言,用以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够克服并取得成功。这句话至今仍然被人们引用,以此来鼓舞自己和他人,一直到现在,它依旧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