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诗歌,与卢纶、钱起等齐名。初为道士,后还俗。至长安,谒宰相。有人荐于天子,日与王侯高会,名动京师。未几,进士及第,授万年尉,除校书郎。又登宏辞科,为翰林学士。历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度支事。
据《重修山阳县志》载:“吉中孚少为道士,以博学宏辞科授校书郎,与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高嵩俱以诗名,大历十才子也。”所记甚简且语焉不详。
《全唐诗》卷295吉中孚名下注为鄱阳人,《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在吉中孚辞条中说系楚州(今江苏淮安)人,此二说各有来源,但实则可知其系鄱阳人。
生平事迹,在唐代一个道士能够入朝出仕,一定要有内外大臣举荐得皇上赏识才行。大历初,他还俗,以道从儒,为宰相元载府上的嘉宾,因其文雅之余亦善理财,“贞元二年(786)迁户部侍郎判度支两税”,即掌管国家的财政收支与夏秋两税事务。这与上述“贞元中,大历十才子之一”是一致的。在此期间,他曾权判吏部侍郎,为中书舍人。不久卒于京都。
史料记载他生卒年及字不详,但由其诗作推算,大约生于公元740年逝世于798年。他以“子猷”自号,其字或称孙思邈,或云素履。此外,还存有妻张氏的几首佳作,如《拜新月》、《咏柳絮》,反映了她对自然美景和红颜易老的感慨,以及作为一位女流作者对男性的赞美和共鸣。此外还有关于他的其他轶闻趣事,如他的事母孝和器宇轩昂等形象描绘,使我们更加了解这位唐代文学界的一颗璀璨星辰——吉中孚及其时代的人物风貌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