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曾仕鲁、魏、楚三国,其在内政军事上的成就令人瞩目。在楚国时,他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但因得罪守旧贵族,最终惨遭杀害。著作有《吴子兵法》,其中仅存一卷,为古代军事理论的宝贵财富,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是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早年因弃儒学兵,对母亲发誓绝不回卫,而后投奔孔门曾参之子曾申学习儒术。然而,当母亲去世后,他未按儒家忠孝之道回家守孝,而是转而投身于军旅生涯中。
在鲁穆公任用下,吴起亲率大败齐军,并最终被免官。在此之后,他离开鲁国投奔魏国。在魏文侯任命下,他担任主将,大破秦军,将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筑城,并修建了西河郡。这段期间,他还创立了武卒制,并修筑了吴城,以抵御秦国的进攻。
随后,在楚悼王麾下,吴起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措施,如制定法律、裁减无关紧要官员、纠正官场损公肥私等。他还统一风俗和建筑四版垣城法,加强国家防御力,使楚国疆域扩展至洞庭湖及苍梧郡一带。
然而,这些变革也招致了楚国内部贵族的反对,最终导致他惨遭杀害。此前他在各诸侯大战七十六次,全胜六十四次,其余十二次分胜负,是为魏国领土扩张千里的功臣之一。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世的人们,即使是在逆境中,也能以智慧和勇气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