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被推翻的那段混乱时期,项羽和刘邦等反秦英雄们齐聚一堂,商讨如何分割天下的领土。项羽虽表面上主张分地封王,但心中早已盘算着如何消灭这些对手。他尤其对刘邦怀有戒备,因为他知道刘邦是最难以对付的敌人。
当初两个人曾约定谁先攻下咸阳(今陕西西安附近)谁就能成为关中王。但结果是刘邦率先进入咸阳。项羽不愿让刘邦称霸关中,便故意把巴、蜀和汉中的三郡赐给了刘邦,并将南郑设为他的都城。而把关中的三部分分别给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以阻止刘邦东进。
然而,尽管如此,其他将领仍旧不满于自己的所得,而项羽的威势也使他们无力反抗。只有一个人的野心并未减弱,那就是韩信,他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军事家。在南郑,与韩信会面的 刘邦拜他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的计划。
韩信提出第一步要夺取关中,然后打开东进的大门。这次行动名义上是修复栈道,但实际上是在暗渡陈仓。当章邯听说这个消息时,他根本没有重视,只因为这看起来像是愚蠢透顶的事情——派几百人修复一条栈道,这个任务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没多久,章邯发现自己已经来不及了,被告知陈仓已经落入敌手,他慌忙调兵抵抗,却又晚了一步。
原来,韩信只是装作要从栈道出击,同时与主力部队一起,从小路悄悄袭击陈仓,这样就成功地取得了胜利。这个计策后来被称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形容瞒着人偷偷摸摸地活动,最终达到目的。这也是为什么成语“暗渡陳倉”可以用来比喻这种行为。
此外,由于张良最初建议烧毁栈道,并且同样的计策由两个不同的人独立提出的,这种巧合也形成了另一个成语“英雄所见略同”,意味着事先未经商量而彼此看法完全一致,就像张良和韩信一样,他们各自提出的方案竟然相互呼应,让人们惊叹英雄们之间存在某种不可言说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