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扇子最初并非用来消暑的,而是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和礼仪道具。从舜时期的“五明扇”到唐玄宗时代的障扇,再到宋代纨扇和折扇,扇子的演变不仅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体现了社会地位、身份象征和文化艺术的多重涵义。
古代仪仗中的五明扇,是一把由野鸡羽毛制成,形状如门阖的大型障扇,它代表广开求贤之门。在周代,这种障扇还被用于区分尊卑等级,而汉代则规定它为帝后专属,不得使用。唐玄宗时,上朝时要用六柄障扇遮住天子,让臣子们拜见圣容,这些都展示了其重要性。
纨扇则是西汉至宋代流行的一种,由竹边框与白娟绷紧而成,诗人班婕妤借咏团扇表达宫中哀怨。杜牧《秋夕》中轻罗小扇对流萤光景,也让人感受到那份淡雅闲情。而纳兰性德《木兰词》的“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更是以画卷上的风景比喻离别之苦。
折叠式折扇源自日本高丽传入北宋,并在明永乐皇帝喜爱下普及于民间。这类简便实用的方便物品也成为文艺青年互赠题诗题画的情意表达工具之一。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文化艺术发展,绣面与卷轴册构成了中国绘画四大形式之一。
然而,在现代社会,有了空调、电风机等科技产品之后,大部分人已经不再需要或不再使用这些传统装饰品。大约正如班婕妤所预言,将来的人们可能会将我们现在珍视的东西,如同秋风吹过,我们这般浅尝辄止,对待它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