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元(1724年8月3日 -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是清朝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他的家世深厚,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和学术研究。
王士元在乾隆十九年(1754)中进士,并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以诗歌和骈文著称,也精通考证训诂。在他的一生中,他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对中国文化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晚年的王士元生活相对封闭,《阅微草堂笔记》正是那个时期心境的产物。嘉庆十年(1805),病逝于京城,当时他已经八十一岁了,由于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他的作品有《纪文达公遗集》。
人物早期经历
王士元出生在应天府上元县,这个家族被迁移到安民里四甲籍,在景城镇定居十四代后到了纪昀。这发生在雍正二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日午时,是纪昀出生的那一年。
雍正五年,纪昀开始学习与及孺爱先生,这是第一次见到父亲。在雍正八年参加童子试并获得优异成绩,被誉为神童。儿时的纪昀居住在崔尔庄,然后随父入京读书云精舍。
成长与仕途
清乾隆五年(1740),17岁的纪昀结婚,与邻县20岁的马氏成婚,有一位夫人和六房妾。他参加科举考试,在乾隆八年的科举考试中得第一名,但第二次参加会试却未能达到进士门槛,只考取了一个破题解答。此后,他又两次努力,最终在乾隆十九年的会试中考取进士,并进入翰林院庶吉士行列开始了自己的仕途。
作为官员,王士元先后担任编修、左庶子、兵部侍郎等职务,还参与修撰《四库全书》,收集了三千五百余种典籍,为中国文化史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还参与过多次南巡,并曾因涉嫌通风报信被发配乌鲁木齐,但最终因为修撰秘书需要而召回京师继续工作。
晚期事迹
嘉庆帝登基后,王氏重新受到重用,被提升为协办大学臣,加太子少保。但随着年龄增长,他逐渐退出政治舞台,最终病逝于京城。当地人民尊敬他,将其尊称为“文达公”。
主要成就
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王氏留下了一些重要作品,如《阅微草堂笔记》、《四库全书》的总目提要以及大量诗歌作品。这体现了他广泛且深刻的知识背景,以及对社会现实问题关注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