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是清朝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他是一位学者和文学家,以其博览群书的能力和深厚的儒家学问著称。纪昀在乾隆十九年(1754)中进士,并历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在他的仕途中,他还曾任《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对中国古籍的整理和保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了政治生涯,纪昀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文作品广泛涉猎,尤以诗歌及骈文见长。晚年的他内心世界逐渐封闭,《阅微草堂笔记》正是当时的心境反映。这本笔记集囊括了狐鬼神怪故事,以及对封建社会末世腐朽与黑暗的描绘。
纪昀一生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也体现在他对民间疾苦关怀之举。他曾多次向皇帝上奏,为灾区人民提供救济援助,如乾隆五十七年(1792)北京附近遭受水灾时,他主动提议截留南漕官粮万石到灾区设粥放赈。
嘉庆十年(1805),纪昀病逝于京城,当时享壽八十一岁,由于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被追谥为“文达”。乡里世称他为文达公,其遗著《纪文达公遗集》流传至今,是紀晓岚的一生智慧与文化精神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