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炀帝杨广的暴政下,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农民起义四起。李渊,在太原崛起,自任大将军,与隋军展开激战。面对强大的突厥势力,他既担心他们破坏自己的计划,又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因此与始毕可汗进行了和谈。双方达成协议,如果攻入长安,则民众土地归唐,而金玉缯帛则归于突厥。
为了赢得民心,李渊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同时招募义兵。但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严格训练,因此战斗起来非常吃力。此时,瓦岗农民义军首领之一的李密,在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并发表了一篇著名文章批评隋炀帝,其中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用完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隋炀帝罪状,用东海的大水也洗不清他的罪恶。后来,我们形容罪状极多写都写不完,就称为“罄竹难书”,这便是此成语由来的故事。
这篇文章一出,便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时间人人传阅,使得李密声望更是日益增长。在各地反隋领袖如窦建德、徐圆朗等纷纷上表拥护他登基成为天子。不过,由于洛阳城未攻克,他们认为还需等待机会。此时,对于声望高涨的李密而言,不仅没有拒绝,还要求李渊带着步骑数千到河南当面议事,并提出要担任盟主。而对于这个提议,虽然感到压力,但为了避免直接冲突,最终决定拍马屁,以增加对方骄傲,从中观察并坐收其利。
于是,温大雅被派去给李密回信,说:“既然您能做万民之主,我一个五十岁的人,也愿意跟随您。”这样的信件,让原本对他的怀疑转变成了深信。这之后,对于任何事情,都对李渊充满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