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爱情故事中的皮影戏汉书中初中一年级历史必背的源起之谜

皮影戏:从帝王爱情故事到《汉书》的记载,初中一年级历史必背的古老艺术形式

皮影戏源远流长,其起源与一段帝王爱情故事紧密相连。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深爱的妃子李夫人突然去世,皇帝悲痛万分。大臣李少翁在路边看到一个孩子用布偶玩耍,将棉帛裁剪成李夫人的形象,并装上木杆。一夜之间,李少翁在宫中为皇帝准备了这副布偶,让它在灯光下舞动,使得汉武帝感慨万千。这便是关于皮影戏最早的记录。

宋代文献《事物纪原》也提及了皮影戏:“宋仁宗时,有人讲述三国故事,用说唱手法加以装饰,使得影人成为魏、蜀、吴三国战争的景象。”清末民初,中国的皮影艺术达到了鼎盛期,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广受欢迎,无论是在官府豪门还是乡村城镇,都有其存在。

演出时,每个皮影人由五根竹棍操控,而艺人们的手指灵活运用,可让观众眼花缭乱。除了操纵技巧之外,他们还需唱歌念白打击乐器和制动锣鼓。真实人物借助假面的阴影迷惑人心,而假面借助真人的声音抒发情感。在表演中,一位技术娴熟的艺人可以同时操控七八个角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街头艺术被简化,只需要一人操作所有道具,就能走街串巷表演,被称作“一担挑”艺术。这应该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街头表演形式。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