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功臣明朝那些事儿txt全文中诛杀顺序背后的玄机

我注意到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顺序,非常有趣。朱元璋第一次诛杀功臣,是从廖永忠开始的。之后一路杀下去,基本上就是按照私人关系的远近了,关系越远,被杀得越早。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的濠州旧部,还继续扩大着优势地位。直到朱元璋这一朝终了,功臣都被杀得差不多了,这个格局基本上也没怎么改变。

本文摘自《安徽日报农村版》2017年02月10日第11版,作者:李新峰,原题:《明朝那些事儿txt全文》中的“朱元璋清洗旧臣有玄机”。

在那场关键战役——渡江之战中,当时起义军被元朝军队围困在长江西北,而长江对岸的芜湖正好是盛产稻米的地方。朱元璋决定摆脱包围,在长江东渡,以便吃米。这需要船只,而当时他的部队缺少船只。但就在这紧要关头,有个叫廖永忠的起义军首领带领精锐水师前来投奔他。这次投奔极为关键,因为他们帮助朱元璋顺利渡过长江。

这一战对于朱元璋来说分量重,在他成为皇帝后,他的心理阴影和感激都体现在官场派系上。在这之前跟随他的濠州红巾军旧部,他们是最亲密的一圈层,不管是常遇春这样的人物还是其他人物,都受到优待。而第二圈层包括廖永忠带来的巢湖水军虽然也有份封侯,但他们的地位相对较低。此外还有很多降将归附于他,但与其建立联系时间较短,所以得到封赏不如前两者。

当行赏时,就按照这些人的主从关系早晚来定级,其中越早期参与并成就趋势不明显的人,其后来获得封赏会更大;而参与时间较晚、成就趋势明显的人,则获得封赏会小一些。

反观朱 元 璋诛杀功臣的情况,也同样具有深意。他首先诛死的是廖永忠,然后依此类推,一直根据私人关系距离进行选择,从远到近,从早到晚,每个人都是按这样的规律遭受命运。我认为这种做法直接反映出了一种心理游戏,即权力斗争中的政治算计,那些靠近中心权力的伙伴们自然能享受到更多资源和荣耀,而那些边缘化的人则难逃厄运,无论是在生还是死之间。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那个最初支持并帮助他取得胜利的小团体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力量,最终控制了整个帝国,并且延续至最后阶段未受太大影响,这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