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史中,有两本关于唐朝的正史,分别是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与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后者的篇幅比前者略小。根据《宋史·欧阳修传》记载,宋仁宗读过《旧唐书》后,觉得这本书“卑弱浅陋”,于是下令史馆重修一本宋朝版的《唐书》。
最初由宋祁做主编,花费十年写完了列传部分,之后欧阳修也加入修史工作,负责纪志部分。歌成后上奏朝廷,朝廷认为此书有两个主编,因此导致内容不统一,所以又命欧阳修进行统稿。欧阳修则自谦是宋祁的晚辈,所以没有改动原先的文字,在校对一遍后又呈了上去。
宋朝人一般认为《新唐書》的优点在于秉笔直書,《旧唐書》的編纂過程較為原始和複雜。在編纂時期,由於缺乏後來歷史資料與紀錄,因此這些記載相當珍貴,它們提供了一個獨特而真實的人類歷史景象。例如,《李密傳》的全文抄錄了祖君彦討伐隋炀帝檄文,這份檄文在其他任何歷史記載中都找不到,而只出現在這部舊著作中。
然而,這種原始性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不足之處,比如對於後來幾個皇帝統治時期(即宣宗、懿宗、僖宗和昭宗)的記載較為粗糙,因為當時官方正式歷史紀錄已經失蹤或被毀壞。在這方面,《新唐書》的編輯工作更為細緻和完整,它擁有一個更加系統化且有組織地安排各項資料的事業精神。
總體而言,《旧唐書》具有深厚的地理文化底蕴,它提供了一個直接接觸到古代社會生活脈絡的手感。而它的一些不足之處,也反映出時代背景以及編纂團隊所面臨到的挑戰。在研究中國古代歷史事件時,不同版本間會有不同的觀點,但每一個都能夠給我們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向,使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過去曾經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