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贫寒,童年因嗜好山歌和黄梅调而触犯习俗,不得不离家。她的智慧与勤勉使她在13岁时成为严云高的学生,在枞阳、桐城等地展现自己的黄梅戏才华。随后,她又接受了著名老艺术家的丁永泉指导,演出遍及贵池、青阳农村以及安庆、皖南地区。在1947年,她还曾跟随胡金涛和刘凤云学习京剧,并于1949年拜访了北昆的传奇演员白云生,以此不断提升自己表演技巧。在1953年,她加入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她拥有清新的嗓音和朴实无华的唱腔,以及明快真挚的情感表达。她注重人物情感的塑造,用声音传递深刻的情感,使人回味无穷。此外,她以细腻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打猪草》中的陶金花、《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女驸马》中的冯素贞、《牛郎织女》中的织女,以及现代剧《丰收之后》中的赵五婶等。此外,《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的影视版也为公众所熟知。在长达23年的艺术旅程中,她对黄梅戏艺术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