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化学残留挡在餐桌之外科研项目中的一场幽默表演

今天,这种检测手段已在全国普及,但在10多年前,这还是不可能的事。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震惊全国,此事给当时发展势头正盛的中国乳业来了个“急刹车”。那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沈建忠,带领团队研发出三聚氰胺快速检测产品,第一个通过三部门专家现场评估,解决了当时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手段匮乏的难题。

牛奶、肉类等动物源食品在国人饮食结构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果把瘦肉精、三聚氰胺、兽药等可能对健康造成伤害的化学物质比作威胁食品安全的“敌人”,那么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相关产品就是御敌的“城墙”,沈建忠及其团队,就是修筑“城墙”的人。

因为在动物源食品安全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沈建忠于近日荣获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和他的团队,在大海捞针般困难的情形下,用了近10年的时间,使国产检测试剂盒价格大幅下降,从几乎无到有地占据了市场。

1980年,当17岁的沈建忠离开风景如画的家乡——浙江省桐乡市来到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学习,他就决定走上了科研道路。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身边的一些科研人员开始下海经商。但是出于对专业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一次,从小任性的沈建忠毫不犹豫地听从了父亲的劝告。

为了不耽误给学生授课,并且常常赴外地开会,他做起了“空中飞人”。他经常晚上上课,然后匆忙赶凌晨的飞机,再飞回来第二天下午继续授课。如今,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后来者,其中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他眼里,当老师可以桃李满天下,这带给人的精神满足,是任何物质成就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探索科学使用抗生素之道至今让沈建忠记忆犹新的,是1999年国家投入1400万元资金,在中国农业大学设立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这是他深入研究小分子危害物半抗原设计理论,以及建立库容量超过500种抗体资源库,为创造更多重要兽药、霉菌毒素、非法添加物等残留快速检测ELISA试剂盒奠定基础。此外,还致力于研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以防止未来的医疗危机发生。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