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健书法艺术探索
2004年12月的一个下午,我收到了来自上海的《杨永健作品集》。在阅读这本精美的书籍后,我深感他的书法技巧高超,点画流畅而自然,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学魅力,这种感觉至今仍旧清晰可闻。
杨永健,1948年出生于浙江海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中国书法家。他担任过中国书法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发员、上海市美育学会常务理事和上海市书画院兼职画师,并荣获国家高级美术师称号。此外,他还曾入选多个重要展览,如上海市书法展、中日、中韩书法展,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并获得“中国書畫協會成立20周年紀念獎”。
除了创作艺术品,杨永健也致力于推广和教育工作,他撰写了几部关于楷書笔画、结构以及行書等方面的手册,如《怎样写好楷書筆畫》、《怎樣寫好楷書結構》、《怎樣寫行書》等。这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新精神。
他的字体既保留了传统风格,又不拘泥于古典规矩。他的楷體笔势灵动而有力量,同时又保持着北碑的严谨;他的行草则充满了转折和变换,让人仿佛看到了墨水随意流淌,但实际上每一笔都蕴含着深思熟虑。
从他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点划运用、结构布局以及情感表达三个方面都下了很多功夫。尽管我没有亲眼见到他挥毫泼墨的情景,但从他的作品来分析,他落笔时肩膀、大臂、小臂及手指之间相互配合得很默契,使得每一笔都是完整且自信。
王僧虔的一句“神采为上”,提醒我们在欣赏绘画时,更应注重其精神内涵,而非仅仅形式上的完善性。在杨永肯的字里,我们既能看到精湛工艺,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境与情感。这正是他追求“形”与“神”的完美结合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审美观念。
作为一个忙碌的人物,杨永健不仅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工作,还能够找到那份专心致志地创作字迹时所需的心灵宁静。我对此感到敬佩,因为这需要一种极高层次的人生智慧和时间管理能力。(图例均来源于《杨永建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