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被岁月洗礼的土地上,明初学者梁寅以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县,位宜春市东)为根,孕育了一颗渴望知识的灵魂。字孟敬,这个名字就像一面镜子,反射着他深邃内心世界的光芒。元末明初之交,他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五经》的深入研究,一直未能获得世俗认可,即使屡试不第,但这并未阻碍他追求学问的决心。
后来,他辟作集庆路(今江苏省南京市)儒学训导,在那里仅居二年便辞职归隐。这段时期里,他的心灵与书卷相依为命,对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当元末兵起,他选择了隐居,以教授之名继续他的学术探索。
当明太祖朱元璋征集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梁寅被征召前来助力。他虽已六十有余,却依然秉持着对知识无尽热爱的心态,在礼局中展开精准细致地讨论,与众多同行士大大们共同推崇他的见解。当书籍成篇,并准备将其呈献给官府时,由于身体健康问题以及老年的疲惫,他不得不以辞官归隐告终。
于是,便是在安徽省内黟县东南或含山县石壁峭立谷道通商旅的地方,一座结庐成为了学习和思考的地方。四方之士闻讯而至,无数人慕名前去向他学习,被誉为“梁五经”、“石门先生”。他的著作包括《礼书演义》、《周礼考注》、《石门集》,这些作品是他智慧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贡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