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天王的朱毛子,生活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他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斗争。出生于1868年,朱毛子在丹阳河阳后马陵村长大,一开始他以种田为业,并且兼营肉铺。他不仅是个农民,也是一个热衷于打抱不平的人。
1910年的秋旱时期,丹阳发生了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农民们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在这个时候,县衙钱粮总柜收不到钱粮来支援灾区,而当地官员却决定加征税款,这一行为激起了众人的愤怒。朱毛子挺身而出,对这一做法进行了强烈谴责,他直言:“百姓吃糠麸,而官府还要增加国课。”他的话像火一样传遍了整个村庄。
随后,在同一年底,朱毛子又发现赈济粮被一些贪官吞没的情况,他没有放过这次机会,又一次站出来,与乡亲们一起到县衙要求说理。这次行动更加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支持,当地群众纷纷涌向县城,他们高声呼喊:“要活命的找县衙说理算帐去!”最终,他们成功揭露并惩罚了一些贪官污吏。
然而,由于他的“天王”自称,被当局视作谋反罪名,将其捕捉并囚禁多年。直到辛亥革命之后,苏州光复,他才得以释放。但是,这段经历对他的健康造成了深远影响,最终在1938年病逝家中。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朱毛子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有勇敢的人站出来为正义说话,为弱者发声,即便是在面对压力和威胁的时候也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