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堂MP3探秘荒寒天都中的隐士张理穷道长

道长,俗名张志诚,法名理穷,当地道众亲切地称他“张道”。1910年10月1日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县,早年出家榆中兴隆山,系清代高道悟元子刘一明真人法裔。解放前夕,他云游到宁夏海原县天都山。1999年10月30日,道长志气凌然,在家中端坐羽化而去。他对建筑、针灸、美术、书法都有过研究,有的造诣颇深。在1998年,他在《中国道教》第一期上发表了《六十年来的学习体会》一文,并编撰了《河图洛书与先后天八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自述出家经历:他法名为张理穷,号悟心子,在兴隆山娘娘殿出家,由师爷胡上明下清和师父杨上至下林教授。他生不逢时,从小孤苦无依,只身奔走衣食之需。在兰州一次大病后,无论中西医,都认为无救。幸运的是,一位慈悲的教会医院院长诊断后建议他到山林幽静处修养,以求生路。当他想起兴隆山,便决心上山出家,不料仅在那里不到一个月,大病全消,如同奇迹般恢复健康。

西华山位于宁夏海原西部,与甘肃境内的屈吴山相对峙。这座神秘的仙境曾是西夏王元昊建造的琼阁,但随着成吉思汗的大战,这些古迹便被遗忘。但当地善信仍怀念这片土地,他们在瓦砾堆中建立了一座天都山道观。这个地方经历了多次毁灭和重建,最终以一位神圣的人物——张理穷住持——得到了新生的希望。

改革开放初期,当时万象凋敝,而张理穷见证并参与了这一变化。他利用政策宽松的机会,上山开始修复这座破败不堪的地标。不仅修复了泉眼,还成功引来四方信众共同努力,使得香火再燃。虽然修复过程充满挑战,但最终他们找到了古老的地基,与他的指点完美吻合。

经过十年的辛勤工作和绿化项目,再加上政府支持,现在天都山焕然一新,每个洞殿楼阁都恢复了往昔的一面,同时还增添了一些新的建筑。此外,他也致力于种植树木,让整个区域更加绿意盎然,被政府赞誉为优秀公民。而即将举行的一场自然灾害,也让他的善举显现出来,他主动组织徒弟捐款给受灾地区。

最后,在1998年的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代表大会上,他荣获选为理事,这正是对他的敬仰和认可。他以耿直宽厚著称,对待事务机敏果断,与周围环境融洽相处。尽管生活简单,却始终坚持自己的责任和精神,为把仙界变回如初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本笔记本记录着所有艰辛,其中钢笔字体流畅优雅,是作者智慧与风度的体现。而他的居所,即“自在石屋”,简朴却温馨,用手摇纺车制作毛线衣,以此展现一种超脱世俗生活方式。不过白日忙于建设晚间则埋头写作,此刻已成为数十载传统。这份执着使他留下许多著作,让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感受到那份坚韧不拔的情操。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