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代的朱元璋时期被认为是中国社会福利最好的时代?难道不是因为元朝的历史被过分忽视了吗?
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他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还迁富民抑豪强。同时,他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污吏,并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
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被史称为“洪武之治”。朱元璋聪明有远见,但性格严明刻薄寡恩。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历史上的污点。
由于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从小吃了很多苦,所以格外重视民间疾苦,当了皇帝后,就出台了各种政策,让老百姓不再吃苦,有历史学家研究后认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明朝朱元璋时期是中国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
养老:朱元璋对天下老年人施以尊重,将养老作为重要事项。在《大明律》中规定:“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由官为存恤。”并且设立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废疾的人员,对于孝敬老人的子女给予精神表扬和物质奖励。
社会福利:开办免费养老院,如养济院,为保障养济之政推行,将其载入《大明律》,规定对于贫穷无亲依靠的人进行收养,并对地方官吏进行监督执行。
教育方面:兴建学校选拔学官,把教育作为衡量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士子考入太学后由官府免费供读书学习。
救灾:非常重视自然灾害的救助,如湖北水灾,可以不经请示先行赈灾,以确保救援能及时进行。
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福利体系,不仅保障了人民生活质量,也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情感与责任感。这一切都证明,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层面,都充满了希望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