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17位帝王朱棣若非朱允炆能否开创辉煌盛世

如果朱棣不在,朱允炆能否凭借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儒等人的辅佐开创一个盛世?答案是:这个问题可以很负责任地回答,如果朱棣没有,朱允炆安然无恙地坐上了皇位,那么大明王朝极有可能成为继秦朝与隋朝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短命的二世而亡的王朝——以朱允炆的能力,他绝对能够把大明王朝毁得一干二净!因为建文帝朱允炆,这位明太祖朱元璋生前苦心培育的皇太孙,却从未展现出任何治国才能。身为一名皇帝,他缺乏基本素质!这方面表现得多么糟糕呢?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是如何一步步丢失了江山给了朱棣。许多后人都将这一切归咎于朱元璋生前对功臣宿将的大规模屠戮,但仔细观察一下那些留给他的人才团队,就知道这是何等丰厚的一份礼物:文坛有战略高手卓敬、武将有防御专家耿炳文,还有进攻中的骑兵英雄郭英。此外,还有一群谋略家,如刘璟与徐辉祖,他们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这种宝贵的人才却被他视若无睹,只用了一些废柴来取代: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儒。三年如一日地宠信他们,而忽视了其他更优秀的人选。当时机会让人提前挽救或推翻即位的可能性,都因这些废柴们强烈反对而作罢。而当三个人鼓励推荐李景隆送给他“大礼”,结果战场上的指挥完全混乱,大军全数覆灭。这就是说,有这样一种愚蠢的用人眼光,即使没有这样的眼光,也难以想象由此产生什么样的局面。而更令人恐惧的是,作为一个人,其性格温和且尊重贤者,但忽略了一个关键缺点——缺乏应有的襟怀。在真定战役中,当已经取得胜利的大将耿炳文因为打赢得慢,被换成了李景隆,最终导致失败。如果评估起崇祯末年的行为,与之相比,将发现两者的缺点竟然惊人的相似。然而,在被篡位后的生活中,虽然崇祯遭受背叛,但他的忠实支持者纷纷投靠新政权;而在同样遭遇篡位后,由于其本身就十分拙劣,没有像崇祯那样依赖忠诚的手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尽管存在如此严重的问题,比如崇祯更加可悲,因为至少在最后关头,他仍旧保有一丝自我解脱。而对于那段历史,我们只能深感忧虑,不知是否真的能避免这样的灾难发生。如果没有那个勇敢的心灵去改变一切,那么这片土地,或许真的会因一次次错误和疏忽而沦陷到别人的掌控之中,让这片江山化为嫁衣裳献祭于外敌手中!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