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那些事》中,我们不难发现,明朝的官场上也确实存在着“看脸”的现象。虽然魏晋时期以其看脸文化著称,但在明朝,这种风气并非完全没有踪迹。那么,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有没有哪位美男子能够以颜值出名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这个时代,颜值高的人物并不少,他们在官场上的升迁,也有时候会因为外貌而受青睐。
其中有一位王越,他的故事堪称传奇。王越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才子,以其英俊潇洒和卓越的才华闻名于世。他曾经被推举为山东按察使,并因此入京述职。当时的明英宗一见之下,便对他倾心了,不仅如此,还直接决定让他担任重要职务,无需经过繁琐的选拔过程。这一事件还引发了一句流行语:“朝廷取士,多看仪表!”这话传开后,让人不得不反思:选择官员真的只是看外表吗?
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王越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远不止是一个美男。他拥有卓越的心智和强大的身体力行能力。在他的身上融合了文人墨客与武将将领两大身份,他不仅能书写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大诗文章,而且还能挥舞长枪短剑,对抗敌军。此人的文学才能甚至达到了当时第一人的水平。而且,在战场上,他展现出的勇猛与智慧,使得他成为了一代枭雄,即使未能活捉最终可汗,但他的战绩依旧令人敬佩。
至于他的晚年,与世长辞前夕,被年轻学者抬棺送回家乡安葬,那个人就是后来的思想家、儒学宗师——王阳明。这段关系更显出了这位美男子深厚的人格魅力。
综上所述,尽管“面壁”(即通过考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某些情况下,“面孔”(即外貌)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地位,而这一切都证明了王越作为一种典型人物,其影响力超出了单纯的一张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