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荒唐的丝绸之路明朝东北开辟背后的惊人真相

朱棣登基后,他决意扩张,还为此改变祖训禁绝之旨。朱棣开辟了一条足以媲美张骞的两条丝绸之路,一条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另一条就是今天要为大家讲的东北亚丝绸之路。不过朱棣把目标定在东北这条线路上不只是为了做生意,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目的。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夺取皇位后,利用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不过,很多人不知道,他还开辟了东北丝绸之路!那么,朱棣为啥要开辟东北丝绸之路呢?不仅仅是为了做买卖,还为了!

朱棣是从侄子那里继承皇位的,而侄子朱允炆却不见踪影,所以朱棣就派人四处寻找。所以,朱棣就派郑和到西洋去寻找,也许这样能找到失散多年的侄子。

郑和是从1405年下西洋的,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等地,最远到达非洲红海沿岸。

通过下西洋,不但宣扬了国威,而且可能有机会找到失散多年的侄子。但遗憾的是,没有找到任何关于他的线索。于是,又有人提出了另一个计划——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即东北亚丝绸之路。这次任务不是由郑和来完成,而是一个特别委托给亦失哈的人物。

亦失哈是一位聪明过人的太监,他来自女真族,与汉语并用,有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他被选中领导这一重要使命,因为他既熟悉当地文化又深知中央政府的心思。因此,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对于管理奴儿干都司这个关键岗位而言,是最佳人选之一。

1411年春天,当亦失哈统率千余大明官兵军队乘坐着巨船行驶时,那场景一定令人震撼。他带来了大量货物,比如布帛、新鲜粮食以及器具,这些都是与外界贸易必需品。而且,他也带来了官方文件,以便在抵达目的地后进行必要的手续工作,如赠送礼物予当地居民,并设立官衙以维护中央政权对该地区的控制力度。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成功抵达奴儿干,并开始展现其影响力。当局对当地居民表示友好,用衣物及食品作为礼品,并且授予他们官职,这让那些接受这些待遇的人感到荣幸,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中央政府政策认同感。此外,他们还修建了一座庙宇作为治所,其位置现在已改名叫庙街,但历史记载中仍旧称作“庙街”。

然而,这段宁静时光很快结束。在1850年8月的一次冲突中,该区域遭到了军事侵略;1860年11月,更严重的事情发生,当时俄罗斯与中国签订《北京条约》,将包括庙街在内的大片土地割让给俄罗斯,从而彻底终止了那段曾经繁荣昌盛的地缘政治格局。此刻,我们看到阿穆尔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已经取代原来的名字,它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个见证者,不再回忆起曾经属于另一帝国帝国的地图上的位置。

尽管如此,在历史长河中,那个最初期望成为交流平台,让不同民族之间建立联系,以及加强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地区行政管控作用的小小梦想依然闪耀着光芒。如果没有那份勇气与愿望,或许我们不会有今天这样复杂而精彩纷呈的地球面貌。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