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史书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崩后,人们将两半树木的枝干掏空,用作棺材,将遗体放入其中。两半树干合上,用漆和黄金装饰,绑以黄金丝线。陵墓深挖后,用马踏平,再杀一头骆驼安置于陵前,数千匹马守卫,以待来年草木生长与土地平整,使其看不出曾有人葬在此。
网络配图:成吉思汗手下亦杀一骆驼,但为有母的小骆驼,其母因失去幼崽而死命记住此地。此法用以指引未来祭奠者寻找陵墓地点。但蒙古民族智慧并不仅仅依靠身躯与力气,他们也擅长灵活运用头脑。因此,此说法可能是后人污蔑之谎,因为骆驼寿命远未达到人类想象中的长度,因此无法作为常年指引。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渐受汉文化影响,开始使用棺木,但采取的是剖开树干的形式,而非精心制作的棺材盒子。蒙古人坚持简朴生活原则,对寿衣也不加缝制,只穿普通服饰下葬,与随葬品限于死者喜好物品。
元朝皇族虽然贵为君主,其下葬礼仪要比平民多一些,在皇帝去世时先行隆重仪式,然后准备埋葬事宜,并随葬物品更加丰富名贵。但是,不允许官员参与,并秘密处理地址,无立碑,便无人知晓,为防盗墓贼而不留痕迹,所以史书记录寥寥无几,让人怀疑元朝皇帝陵墓是否真实存在。
网络配图:由于历史资料不足,加上时间流逝,使得元朝被神秘面纱所笼罩,或许正是这层迷雾使得元朝皇帝没有显著陵墓,或或许,这终究是一个难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