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应登,明朝著名文学家,以才华横溢著称于世。其年五十,才思泉涌,诗作千言,被尊为诗宗盛唐,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又是弘治七子之首,与顾璘、陈沂、王韦并称金陵四家。朱应登曾在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举人,并历任南京户部主事、知延平府等职务。在官途上,他以文采文章来装饰吏事,不断升迁至布政司右参政。然而,由于其恃才傲物和飞扬跋扈的性格,最终导致被罢官归隐。
朱应登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凌溪先生集》十八卷流传至今。此外,在明末,俞宪辑有《盛明百家诗》,其中将朱应登与朱日藩的诗作合编成《二朱诗集》。他的儿子朱日藩也是一位学者,以进士闻名,有九江知府之职,为家庭带来了荣耀。
此外,还有一些轶事流传,如他与顾东桥相送台州时所作长短句,以及陕西提学时校文泾阳与一士狎逍途情趣丰富的情景等。
代表作品包括《社燕吟》、《哭泉曲》、《北风行》、《再过同官道中作》、《腾阳元夕》以及《起坐》,这些作品展现了他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卓越文学造诣。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些都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