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简介:明代书画大家的人品与艺术成就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
除了书法家、画家的头衔外,他还有恶霸、混蛋、狂24K纯人渣等响亮的别称。他一生官运亨通,但此人人品却极其卑劣,每到一地,欺男霸女,为祸乡里,对百姓祸害之深到了惨绝人寰的地步。
记载董其昌恶行的专著,如《民抄董宦事实》、《黑白传》两种。一个人能坏到有人专门为他的恶行著书立说,可想而知这个人坏到了什么地步。
原本一个地方出了个书画大家,这个地方的人都会为此感到自豪,但董其昌家乡的百姓却是例外。百姓对无恶不作的董其昌恨得是咬牙切齿,私底下都称他作“兽宦”“枭孽”。甚至当时有人手持题写有董其昌书法的扇子上街,都会时不时被人莫名其妙的抓起来狠揍一顿,可见百姓对他的痛恨之深。
可是董其昌不知悔改,怙恶不悛,最终当地百姓实在没有活路了,与董府的大将军护院大战了一场,有数百人的巨大代价,最终一把火烧了董府,这就是史称:“民抄董宦”的故事。
关于他的所做所为到底恶劣到什么程度,以至于敢冒着杀头大罪起义呢?野史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强抢民女关押在府中供淫乐,她怀孕后被抬脚踹腹部,然后还让家丁将女子腹部剖开取出胎儿为乐。这则记载不知真假,但史书记载关于他喜好房中术淫人妻女令家丁示众羞辱的事迹比比皆是,其令人发指!
虽然我们不主张因人的行为废除作品,但平心而论,他的书法成就确实并不算太高。在明代書坛也只是中上水准,而徐渭、文征明、唐伯虎、祝枝山、王铎和张瑞图等人的書法成就都远远超过他。康熙皇帝对他的赞誉也是由一个非专业者的推崇导致的一种误解。
对于绘画,本人作为外行,不敢评价。但可以引用徐悲鸿的话来看待:“闭门造车,不求创新。”最终造成中国200年的损失。而现在很多喜欢收藏者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他们是否会因为知道这些真相而改变他们珍视这位艺术家的作品?
总结来说,即使是在艺术界,也不能忽视一个人的人品问题。一味追求艺术上的成功,却忽略了道德和法律上的问题是不恰当的。如果你是一个收藏者,你是否愿意为了拥有这样的作品而承担起了解并接受它背后的复杂历史情感和道德价值观的问题?